" /> " />
蕁麻疹,屬于慢性疾病,要根據不同的類型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不能盲目的輕信偏方,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飲食方面以清淡為主,做好皮膚的清潔和衛生及時尋找出過敏原,保持心態的平和。那蕁麻疹會引起發燒嗎?快來讓我們一起了解看看吧!
本文目錄
1、蕁麻疹會引起發燒嗎?
2、哪種蕁麻疹會引起發燒?
3、蕁麻疹發燒怎么辦?
準確的說蕁麻疹是會引起發熱現象的。
蕁麻疹最先發病的癥狀表現為在身體不同部位長有紅疹、大小塊狀不一的風團,而且還伴有劇烈瘙癢,之后可因患者接觸了某些物品的刺激發生全身性的發熱現象,類似于發燒,患者可感受到全身紅疹處發熱,并且劇癢。
根據臨床上出現的蕁麻疹類型來看,以下4中蕁麻疹在發病過程中經常會伴有發熱,也就是發燒現象。
1、延遲性皮膚劃痕癥
皮膚劃痕在刺激后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2、壓力性蕁麻疹
皮疹發生于局部皮膚受壓后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3、膽堿性能蕁麻疹
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癥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鐘,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后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后亦可誘發此病。
4、寒冷性蕁麻疹
在受冷后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并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癥狀。
1、冷濕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濕,擰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溫度,有利于患者退燒。
2、全身溫水擦浴或泡澡
將患者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擦浴后半小時測量體溫,出疹子的小兒發熱不宜用此法降溫。
3、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溫開水1/1,或75%酒精兌溫開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溫開水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后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
由于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多喝水
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5、使用藥物
(1)體溫低于38.5℃,寶寶精力旺盛、精神狀態好,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2)體溫超過38.5℃,臉熱、煩躁、精神狀態不好,必須考慮使用退燒藥。
(3)體溫超過39℃時,容易誘發熱高引起的驚厥,這個時候應該馬上用退燒藥。另外,應及時就醫。
使用退燒藥不能過量使用,一般4到6小時,甚至是6到8小時再升高才去按照藥物說明再使用一次,劑量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體重,不能完全根據原理或者推薦表使用。
總結:一般建議38.5℃以下進行物理降溫,如減少衣服、多喝水、使用退熱貼、溫水洗澡等,而高于38.5℃,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退燒藥降溫。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