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成人福利,蜜臀av一区二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国产直播在线

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心理 > 人生感悟 >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多圖]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多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2-14 23:36 心理需求情感

早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就研究發現,人們對那些未完成的事情比已經完成的目標擁有更深刻的記憶。同樣中國古人在《詩經·周南·關雎》中就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描寫,二者異曲同工。之后便有了“夢寐以求”的說法,而有些人更是對未獲得人或事物日夜期盼,正是印證了“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1)

那么,為什么會有“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這種心理呢?

1、未完成感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2)

“未完成感”是一種常見的狀態,它是指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狀態,這與人的需求心理有關。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提出了知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表明人們需求層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任何一層次都可能有得不到滿足的情況。

“未完成感”會激發人強烈的心理擴張情緒,驅使人們為了完成目標而努力。比如上一代未完成的心愿希望下一代實現,某些為到達心理需要而采取極端手段。這些結果有好有壞,但是切忌不要陷入“未完成感”的泥沼。

2、競爭壓力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3)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不得不讓更多的人面臨更大的壓力。一些社會無形形成的規則迫使人們必須為之努力獲取,例如對學歷的要求。而人們有時為了獲得某種需求并不是因為生活必須,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例如對蘋果公司產品的追求。競爭的壓力不得不讓更多人為了面子而奔波努力,甚至一些毫無意義且后果嚴重的行為依然有人去執行。

其實,得不得是否真的是最好的呢?答案明顯是否定的,這只是一種無止境的欲望心理在作祟。我們需要減少“未完成感”帶來的負面影響,關注當下更加重要。曾經期盼已久的事物或人現在獲得了又有多少人保持著最初的快樂和期待呢?新鮮感和刺激感一過,許多曾經夢寐以求的并沒有多大意義。珍惜眼前,不盲目追逐才是應當做到的。

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4)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瑞丽市| 富阳市| 岢岚县| 赤城县| 巨鹿县| 兴安盟| 若羌县| 大姚县| 龙海市| 建平县| 兴山县| 法库县| 南安市| 大埔区| 乌拉特后旗| 民县| 淳化县| 苏尼特左旗| 丁青县| 云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平武县| 镇远县| 阿拉尔市| 阜新市| 孟连| 习水县| 甘肃省| 高州市| 林口县| 开化县| 绥芬河市| 江源县| 子长县| 三台县| 邢台市| 米易县| 嘉善县| 黔西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