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告別越減越肥!通絡養生八字經助力健康減重
隨著夏天的臨近,減肥話題再度升溫。自國家積極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以來,大眾對體重管理的關注度持續攀升,然而,許多人發現,即使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運動,體重依然難以下降,甚至越減越肥。對此,中醫專家指出,問題的核心在于“代謝失衡”。那么如何提高代謝,科學減重?今天來探討一下!
研究表明,代謝差的人,特別是 30 歲以上人群,在減肥方面面臨較大挑戰。這主要歸因于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與氣血運行不暢。脾胃失健,食物難以充分消化吸收,痰濕堆積;同時,脾胃功能異常影響氣血生成與輸布,導致新陳代謝減緩。此外,氣血運行不暢,也會阻礙能量代謝,減少熱量消耗,進一步加重肥胖問題。
那么,怎么判斷自己代謝差呢?除了少吃不掉秤、多吃馬上反彈外,還有以下幾點:
·精力匱乏:經常感到疲勞乏力,稍作活動便疲憊不堪;
·畏寒肢冷:四肢冰涼,即使在溫暖環境中也難以緩解;
·水腫虛胖:晨起臉部、四肢浮腫,體重波動明顯;
·皮膚問題:頻繁長痘、暗沉,反映出代謝廢物在體內堆積。
中醫解讀:代謝=“氣化”功能,失衡則痰濕堆積
在中醫理論中,代謝并非簡單的熱量消耗,而是人體“氣化”功能的體現,涉及脾、腎、肝的協同作用。脾胃虛弱多因飲食不節、思慮過度,致使運化無力,氣血生化不足;腎陽虧虛常見于年過三十之人,腎氣漸衰,陽氣不足使得氣化功能減弱,水濕停滯;肝郁氣滯則源于壓力大、情緒不暢,肝氣郁結導致氣血運行受阻,進而影響代謝。此外,過食肥甘厚味加重脾胃負擔,久坐少動致使氣血運行遲緩、陽氣不升,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也在持續 “拖慢” 代謝節奏。
通絡養生八字經為提高代謝問題提供了系統方案,通過健脾通絡、補腎養精、動形健身、靜神解郁等綜合調養來提高代謝。
飲食調理:吃對食物比少吃更重要。首先避免極端節食,因為長期低熱量飲食會降低代謝,而應該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瘦肉、魚類)來提高食物熱效應,同時選擇低GI碳水(如燕麥、糙米)來穩定血糖。還可以針對代謝問題的根源“脾胃虛弱、腎陽虧虛、肝郁氣滯”,選擇藥食同源本草進行調理。例如,酸棗可助肝氣疏泄,心神安寧,從而促進代謝;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化解脾胃虛弱產生的痰濕,為氣血生化創造良好條件;桑椹滋陰補血、生津潤燥,能補益肝腎之陰,緩解腎陽虧虛引起的代謝緩慢。但需要注意,藥食同源調理的核心在于“君臣佐使”的精準配伍,比例不當則難以發揮最佳效果,甚至適得其反,選擇一些有藥企背景研發的成熟產品不失為明智之舉。例如,以中醫絡病理論與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研發的以嶺牌怡夢飲料,精選酸棗、桑椹、陳皮、茯苓、菊花5種藥食同源本草,從中醫整體觀念出發,養肝血、寧心神、補肝腎、調脾胃,改善身體微循環。此類獲得國家藍帽認證的產品,經過了科學驗證和嚴格審批,避免了自行配伍本草的盲目性,更適合作為日常健康調理的輔助選擇。
動形健身:運動需遵循適度原則,過度運動易消耗大量體力,損耗人體正氣,阻礙氣血正常運行,引發四肢冰涼、虛汗不止等癥狀,對于女性而言,還可能引發月經不調等問題。若運動后未及時調養,更會損傷肝腎,進一步削弱代謝功能。建議選擇傳統養生運動,如中華通絡操,其動作舒緩,配合調息與意念引導,可調節身心,促進氣化功能;也可根據個人體質,選擇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循序漸進,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臟腑功能,達到科學健身的目的。
靜神解郁:保持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夜晚是陽氣潛藏、陰氣生長之時,熬夜會損傷陽氣,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行。同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可通過聽音樂、散步、與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壓力,調節情志。
艾灸療法:艾灸具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蛇x擇足三里、關元、氣海、神闕等穴位進行艾灸,以激發陽氣,增強臟腑功能,促進代謝。
真正的健康減重應該是以代謝調理為核心的系統工程,通過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讓身體恢復自然的能量代謝平衡,才能獲得持久健康的減重效果。專家呼吁,減肥不應只關注體重數字的變化,更要重視整體健康水平的提升。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正常的膳食途徑已不能滿足對蛋白質量的需求,人們通過對含有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進行加工,提取出高純度的蛋白質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