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的現象是很普遍的,有的是因為失眠不足導致的,有些人是因為一些疾病出現的癥狀,頭疼之后,整個人都會很不舒服,需要緩解這種情況,通過一些按摩的手法能夠暫時緩解這種疼痛,那么頭痛按摩什么穴位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怎樣按摩。
經常對頭部重要的穴位進行按摩,能夠提神醒腦,還能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大腦疲勞、緊張、焦慮感,還能提高記憶力等等一系列作用。特別是患有頭痛的患者,更是不能只依靠藥物止疼,中醫教你按摩頭部穴位,健康告別頭痛。
太陽穴位于眉腳與眉梢外延交叉處的凹陷位置。經常用大拇指指面花圈按揉該穴位可以緩解頭痛還能改善眼部疲勞,促進血液循環。
印堂我們都知道在哪,印堂穴就位于兩個眉頭之間。經常對印堂穴進行揪揉,可以起到醒腦開竅、疏風止痛的效果。具體揪揉辦法是用微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揪,再配合輕揉動作,使印堂穴局部感到發脹即可。
顧名思義安眠穴是可以有效治療失眠的。安眠穴的位置位于翳風穴(即耳垂后下方凹陷處)與風池穴(即后腦發際處抬頭凹陷處)連線的中點位置。患有失眠或者是肩頸疼痛的人按壓安眠穴時會有酸脹疼痛感。經常按壓可以緩解失眠、后頭痛和肩頸痛等癥狀。
百會穴位于頭頂的正中央,按摩百會穴不宜采用點按,而是能夠將手掌緊貼穴位進行旋轉按摩。經常對百會穴進行按摩可以寧神醒腦、降血壓。
學會頭部按摩,不僅僅是可以緩解頭痛痛苦,還能預防頭痛。在按摩的同時,也能給身體帶來其他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1、按摩承筋穴
位置:承筋穴位于腓腸肌肌腹的中央,或者俯臥或正坐垂足位時,小腿后肌肉的最高點。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按于患側承筋穴,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由輕到重,以酸脹感為度。
功效主治:經常按摩此穴可以舒經活絡,強健腰膝,清泄腸熱。能夠改善各種急性腰扭傷腰痛、風濕性腰痛等不適。
2、按揉陽陵泉穴
位置:陽陵泉位于膝蓋斜下方,小退外側腓骨小頭的前下方凹陷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位或者側臥位,按摩者用大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陽陵泉穴約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
功效作用:經常按摩此穴可以疏肝利膽,強健腰膝,能夠改善腰扭傷、風濕性腰痛等不適。
3、按摩懸樞穴
位置:懸樞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線上,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握拳用食指掌指關節突按揉懸樞穴,至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作用:經常按揉此穴有助陽健脾,通調腸氣的作用。能夠改善腰脊強痛、風濕性腰痛以及腰背神經痙攣引起的腰痛癥狀。
4、按揉夾脊穴
位置:在腰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兩側,后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位。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分別用兩手拇指同時按揉夾脊穴各30秒。
功效作用:經常按摩此穴可以調節臟腑機能,舒經活絡。能夠改善內臟和背部的各種疼痛或者功能不良,特別適宜于腰肌勞損、腰背僵硬、風濕性腰痛的患者采用。
5、按揉氣海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摩方法:取坐位,兩手握拳,用4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位點揉氣海俞穴,同時向下移動用力,約2分鐘。
功效作用:按揉此穴可以益腎壯陽,調經止痛。能夠改善腰骶神經根炎、風濕性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末梢神經炎以及腰肌勞損等癥狀。
6、按揉關元俞穴
位置:為宜腰部,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摩方法:身體坐正,兩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緊按關元俞穴并做旋轉用力的動作經按揉,以酸脹為宜。每次揉5分鐘。
功效作用:按揉此穴可以培補元氣,調理下焦,能夠嘎斯腰部軟組織損傷、風濕性腰痛等。
7、按揉命門穴
位置: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緣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用大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然后再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
功效作用:按揉此穴,可以疏通經絡、氣血運行,對改善腰酸腿軟、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腰痛、以及月經不調等所引起的腰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